驻村帮扶临时党支部践行“四和工作法”绘就乡村新画卷
发布人:高华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7   浏览次数:16

   西华大学驻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、下院山村工作队于202410月联合成立临时党支部,以“选得优、下得去、融得进、干得好”为目标,切实增强帮扶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,助力乡村振兴。临时党支部探索实践的“四和工作法”——“内和外顺、协调配合、点面接合、和美乡村”,交出了一份成效显著的帮扶答卷。

一、内和外顺:筑牢堡垒,凝聚民心

内和”是基础,重在加强临时党支部自身建设。支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,强化理论学习,统一思想认识,明确责任分工,推动成员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形成思想同心、目标同向、行动同步的良好局面,为外部工作夯实基础。

外顺”是关键,着眼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。支部成员深入田间地头,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,倾听民意、了解需求,以真诚换信任、以服务聚民心,拆掉“隔心墙”,架起“连心桥”,推动党的政策温暖落地,营造出政通人和、群众顺意的良好环境。“内和外顺”同步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和群众认同感。

二、协调配合:整合资源,汇聚合力

乡村振兴需汇聚多方力量,临时党支部将“协调配合”作为重要工作方法。

对内协调:密切配合村“两委”,尊重其主体地位,做到指导不指挥、帮办不包办,协同推进工作。同时促进支部内部来自不同单位、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优势互补、形成合力。

对外联动:积极发挥桥梁作用,向上对接派出单位和政府部门,争取政策、项目、资金与技术支持;横向联动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乡贤等力量,引导其参与乡村建设,通过高效协作整合资源、凝聚合力,避免单打独斗和资源错配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

三、点面接合:精准发力,整体推进

点面接合”强调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,是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路径。

点”上突破: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选取基础较好的自然村、特色产业或民生难题作为突破口,集中优势资源精准施策,打造示范亮点。例如,20246月落地的桑叶烘干房建设项目(总投资728万元),与202010月建成的14个蚕房、2500余亩蚕桑基地形成配套,有效延伸产业链,带动数十户村民就业增收。

面”上拓展:及时总结“点”上经验,由点及线、由线及面,形成辐射带动效应。20241011日,多方筹措350万元帮扶资金落地,新建750平方米水堰口村党群服务中心,成为党建宣传、民主议事、服务群众的核心阵地,配套电商直播平台也在积极筹建。此外,庭院经济焕发活力,一批优质鸡苗捐赠到户,村民房前屋后变成“增收园”;村主干道修缮、蔬菜大棚兴建、安置区污水整治等工程有序推进;太阳能路灯照亮乡间夜路,春耕化肥直送田间,春节慰问温暖千家……点滴改变正润泽乡土。

四、和美乡村:共建共享,迈向振兴

和美乡村”是“四和工作法”的最终目标与生动实践,涵盖产业、生态、乡风、治理、生活等多维度发展。

在临时党支部引领下,通过内和外顺凝聚共识,通过协调配合整合资源,通过点面接合稳步推进,宜居宜业、和谐美好的乡村新图景正成为现实:桑叶烘干厂机器轰鸣,蔬菜基地绿意盎然,党群服务中心里议事热烈、直播热情,庭坝上小鸡啼叫清脆悦耳,夜幕下路灯照亮村民笑脸……汗水浸润热土,“四和工作法”正绘就产业兴、生态优、乡风淳、百姓富的美丽新村画卷。


作者:何锡辉、池炳良

西华大学驻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工作队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