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院山村:“一粒米”铺开 乡村振兴新“稻”路 |
发布人:校友工作处 发布时间:2024-11-19 浏览次数:10 |
龙蟠镇下院山村位于南充市嘉陵区西北,距城区38公里,距龙蟠场镇8公里,由原桃园乡下院山村和曾家沟村两村合并而来,幅员面积3.3平方公里,为典型丘陵地貌。村域生态环境优美,山水资源丰富,素来有种植水稻传统,但也因为地处偏僻,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。 随着西华大学定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,下院山“村两委”在学校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,积极探索,大胆实践,在2024年初,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为契机,采用“村集体经济+农户+企业或社会组织”的模式,依托300余亩水田,牵头成立了生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,引种试验其中10亩水田种植了“生态水稻”。今年9月,下院山生态水稻喜获丰收,总产量达到1万余斤,使曾经的“闲置地”变成如今致富增收的良田、宝地,走出了一条“生态+产业”的乡村振兴新“稻”路。 生态水稻喜获丰收 走进下院山村生态水稻种植基地,大片水稻随风摇曳,翻涌出层层稻浪。有的稻米还在包浆,用手轻轻一捻,露出白色米浆,淡淡米香扑鼻而至。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发展水稻产业的先天优势,也是种出好大米的必要条件,但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的种植方式。驻村工作队要求村集体种植水稻整个过程遵循自然规律,坚持人工除草,生态除虫,同时,不施加化肥,不使用农药,让水稻自然成熟,全力保障稻谷质量,产出的生态大米颗粒饱满,口感醇厚,天然香气扑鼻,每一口都承载着大自然的味道。 下院山生态水稻种植基地 种出好米怎么卖?“我们委托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展了商标设计工作,并注册‘下院山’本土商标,期间驻村工作队亲自设计乡村元素大米包装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并全程参与晾晒、碾米、清理、打包......等流程,我们还积极宣传推介、制定经济实惠的价格,使生产出的生态大米直供师生,走进学校。通过学校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,今年生产的6000余斤大米已销售一空,为村集体经济创造直接收入2万余元”。西华大学派驻下院山村第一书记熊江介绍道。 水稻晾晒 下院山生态大米 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下院山村生态水稻种植项目虽然才刚起步,但下院山村走好产业富民“稻”路的脚步却从未停歇。下一步,下院山村驻村工作队将充分利用当地稻田资源优势,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严格管控种植技术和引进先进大米加工设备,保证生态米的品质;还要在市场销售上下功夫,开发订购微信小程序、拓宽各类农产品销售渠道;同时,带动群众规模化种植,村集体负责回收,让群众从生态大米种植中获得更多效益,实现发展与富民同步、经济与生态共赢的目标。 作者:熊江、李玉和、冯静 |